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

[生活哲學] 遇見未知的自己 - 讀後感想

這是偶然,朋友推薦的書,裡面融通了很多心境
讓人會有種,莊嚴大道殊途同歸的感想。


(一) 線上相關資訊


遇見未知的自己 PDF
遇見未知的自己 線上有聲書


(二) 心得


我是誰?我這個字是由什麼組成的?

書中描述,我是由真我為中心,再來是身體、情緒、思想、最外面一層則是身分認同
而真我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 ( 由愛、和平、喜悅 ) 構成

而我們卻因為想要得到其它人的認同等因素
而被其它層面(小我)給影響,迷失自己真正的方向

而我們為什麼是真我?

這邊解釋為,我們死亡的時候,會把不是屬於真正的我們的東西帶走 ( 錢財等  )
而真正的我們,是不會隨著時間、甚至死亡而改變的。
也就是說,那些會消逝地事物,都只是一個假像。

( 也有一學說,指人是一個生命能量體,不斷的在人世間循環訓練;
等到功課做足後,即會升級成更高的階段。 )

而我們以為自己想當一個很有錢的人(身分認同),然後要很努力的去賺很多錢(思想)
但如果你並沒有感覺到真的喜悅,甚至懷疑;

那你就只是被小我騙了,一直重複你其實不在意的事情

世界到底有什麼組成?

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 (I don't pretend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e— it's much bigger than I am.)
世界永遠比我們了解的還大的多。
除了用我們物理所學到的面向,去看這個世界,或許還不足夠。
因此也提出了能量說,世界是能量所定義出來的。

先不討論對錯,但實際上或許真的是如此,一丘之貉,心想事成、吸引力法則
同樣好/壞的能量都會,都可以散發影響周遭
簡單說,你想成為怎樣的人,你就要散發出相同的能量
但必須是從內心(潛意識),準確的相信和堅強的信念 

我們怎麼去了解我們的潛意識?

我們對自己的潛意識了解,跟大腦的使用程度大約相同
冰山理論下都是少少而已(10%以下)
然而它卻如此影響我們的走向,所以我們要努力擴大對潛意識的了解
有人說透過夢的解析,可以瞧出自己內心所想,不過這還是去作夢比較快
我們必須透過一些手段,天天念、天天寫,讓自己身體慢慢的記得這種感受
也可以說是用催眠的方式達成

也同時多些感受,感受每一個瞬間地當下,自己身體的反應
如果感覺累了,就用意念的方式告知自己身體放鬆
久而久之,也能有所改善身體機能 (潛意識)

我們創造自己的生活?

書中常常描述到一種機制胜肽 
( 在我們身體/大腦產生情緒時,下丘腦會產生的化學物質供給細胞 )
也就是說,當身體習慣你常常有生氣的情緒,細胞就會常常產生此飢餓感
進而導致你的細胞,會讓你有生理的需求去生氣

用能量而言,有一種名詞叫做痛苦之身(Pain body)
它是自成一格的能量場,有它自己的生命力,以痛苦為食
如果你不餵養它想要的食物,它則會利用能量來產生那種事端

該如何改變這些已經習慣的人生?

不管是潛意識還是胜肽,書中都強調一點
你如果越是排斥,你將會受到更大的傷害

情緒是一種能量,它會來也會走,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將它告一個段落
什麼情緒都是不能逃避的,人會受苦的原因就是因為抗拒事實
而沒有什麼事物會創造痛苦,痛苦是自己創造的,是你對事物的解釋

用詳細的觀察去檢視它
用力去的去感受哪裡不舒服,找到宣洩的手法
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 
( 不然你就是在浪費自己的能量,倒不如省下來去找找喜悅()的存在 )
而你接受(臣服)之後
不後悔(沒有負面情緒)的在進行放下

但真的很難輕易的放下一個令人厭惡的情緒
那就試著用催眠的手法(寫/念),試試看吧
或是去尋找自己喜悅的方式,像是自己的興趣,自己發自內心熱愛的舉動
而將每一個失敗痛苦視為禮物,只要面對重生後,就是一尾鳳凰。

為什麼會有這些壓抑的能量呢?

我們總是被教育著要勇敢、努力,卻忘記另外一層面的存在,懦弱、放鬆
正如同開心、悲傷是一體兩面,有多開心的能量,就會有相對的存在
而我們只想著要勇敢,對於不勇敢的事情總是壓抑著
策略(逃避)進行壓抑,不承認自己的懦弱、瘋狂著工作來掩蓋內心
而累積下來的壓抑,將有一天會徹底的崩壞自己

我們必須勇敢的時候,也學著接受懦弱
找到釋放這負面的情緒,或也是臣服的用力接受等待它的離去

該怎麼在不好的情緒時,轉念?

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
外面的世界其實沒有別人,所有的外在事物,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。
當有一個對你微笑,這是一個事件 ( 中立、不會改變的事情 )
但你的信念、想法,覺得對方看起來不是善類、或是覺得對方看起來和藹可親
將會改變這個結果

所以當我們遇到不好的情緒,請先檢視自己的思想
( 思想總是騙人的,我們的大腦總是只挑選自己想看的那一部分 )
確認不是被我們的信念、想法所不中立的結果

學著在情緒地當下,已另外一個第三者的身分,去看待觀察自己

如何改變自己的人生模式?

真我的存在( 愛、喜悅、和平) 是在最中心的存在
無論是非對錯,這是一個人生方向 

我們透過連結自己的身體 - 瑜珈、運動等來認真感受自己的身體
臣服來面對自己的情緒 - 不去策略的反抗,去接受去讓它流走
定靜來檢視自己的思想 - 用冥想去提升我們對事物、自我的覺察能力
覺察來放下自己的身分認同 - 用覺知去解脫世人眼光造成的噩夢 

最後一點放下自己的身分認同,並不容易
但必須先看見自己的執著,雖然很難立刻放下
但如果能徹底了解我們認同的那些東西,其實不是你,也不屬於你
你就可能從這個外境追逐的噩夢中醒來

就如同你認知自己是疾病患者的身分,然後就會被自己的思想給侷限、蒙騙
你的身體也會被思想帶來的情緒影響,一切的癥結均是有因果

不要用我們的小我,在身分認同這邊無限循環
它正在努力的再讓它自己活著,而我們必須看得更清楚一點
追逐著錯誤的身分認同,就是再蒙騙自己隨著社會飄流
卻永遠都沒有接觸到最真我的世界
也少了最重要的喜悅

什麼叫作心想事成?

書中的心想事成的描述極其有趣
它是說當你選擇(改變)嚮往的東西,是屬於你的,也是你真正渴望想要的
就會心想事成;反之,若那東西不屬於你,也不是你真心想要就不會成功的

你先必須解除你的生活模式
做好找尋自己的功課
然後全心全意的用觀想去散發事已成之後那種愉悅感受的震動能量
且在還沒成功時就去感恩
最後是要言行一致的付出相對應的努力

為什麼要全心觀想、感恩,因為都是基於能量的角度
你每天都去觀想想要的東西,會改變胜肽、宇宙也會給你能量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<恩寵與勇氣>>

我有一副身體,但我非自己的身體。我可以看見並感覺到我的身體,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見以及被感覺到的,並不是真正的觀者。我的身體也許疲憊或興奮,生病或健康、沉重或輕鬆、也可能焦慮或平靜,但這與內在的真我全然無關。我有一副身體,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。

我有欲望,但我並非自己的欲望。我能知曉的我欲望,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,並不是真正的知者。欲望來來去去,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。我有欲望,但我非自己的欲望。

我有情緒,但我非自己的情緒。我能覺察出我的情緒,然而凡是可以被覺察的,並不是真正的覺者。情緒反反覆覆,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。我有情緒,但我並非自己的情緒。

我有思想,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。我可以看見與知曉自己的思想,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者。思想來來去去,卻影響不了內在的我。我有思想,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。

我就是那僅純的純粹的知覺,是所有思想、情緒、感覺與知覺的見證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三) 十萬個為什麼


如何停止腦的思考?
無法,但可以觀察現在的當下做事情的感覺,就可以阻止亂想。

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
因為我們的思想大部份都是再過去、未來;但我們身體呼吸永遠是在當下。

為什麼禱告?
禱告並不是信仰,只是當你真心想要一個東西,世界就會幫你。

為什麼不跟別人比較?事情分為三種,你的事情、天的事情、別人的事情;
每個人被賦予的功課不同,就如同每個人擅長的能力不同、背景不同
又怎麼能去跟別人比較?
而你無法去要求別人做些什麼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
他們都有自己要學習的本分
但是你能用能量散發影響其他人
你能正向的帶給孩子、親人、朋友喜悅
你也能用負面的心情、給人沉悶
但不管如何,你要先善待自己


-

悟是一種緣分,如同修道;
在相同的時間,相同的遭遇,也不會有相同的領悟。

從真我看待事情,散發出正面能量
享受當下此時此刻的生活,並不是一直思考著過去、未來
並留一部分注意力給自己觀察身體感受
告訴自己放鬆、改變潛意識
利用運動去認識自己,用冥想懷疑小我的思想,覺察真我的內涵

遇見挫折痛苦的情緒不用策略逃避,看見、接納、放下
用力的感受痛苦,去正視面對,卻不浪費能量,臣服接受事實,任不好的情緒流走

每天都去觀想想要的東西,會改變胜肽、宇宙也會給你能量
外面沒有別人,整個世界是你心的投影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